根據癌症類型治療方法
by cancer type
最新公告與活動


首頁 > 根據癌症類型治療方法 > 骨軟部腫瘤
骨與軟部腫瘤患者之生育力保存策略概論
2025-06-09

一、疾病簡介

骨與軟部腫瘤(Bone and Soft Tissue Tumors)是源自骨骼、肌肉、脂肪、神經或結締組織的腫瘤,常見於四肢與軀幹,多由整形外科或骨腫瘤專科負責診治。根據 2013 年 WHO 第四版分類,骨與軟部腫瘤共涵蓋 24 類別、192 種病理型態,橫跨良性、中間惡性與惡性腫瘤。

其中惡性肉瘤(Sarcoma)種類逾 60 種,臨床行為差異極大。由於此類腫瘤罕見(屬於「稀有癌」),其診療策略須根據腫瘤類型、部位與病人年齡等因子制定個別化方案,且須由具高度專業訓練之醫療團隊處理。

尤其以骨肉瘤(Osteosarcoma)、尤文氏肉瘤(Ewing sarcoma)、橫紋肌肉瘤(Rhabdomyosarcoma)為代表的高惡性肉瘤,好發於小兒與青少年(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s, AYA),占此族群軟骨肉瘤約 2/3 至 3/4。雖整體發生率不高,但在兒童癌症中占比可達 15%,需密切關注其生育力保存需求。
 

二、分期與組織學分級

惡性骨與軟部腫瘤採用 TNM 分期結合組織學分級(Grade)進行臨床風險評估:

• 骨腫瘤:T1(≤8 cm)、T2(>8 cm)、T3(跳躍病灶);G1 為低惡性度、G2/3 為高惡性度;肺轉移為 Stage IVA,肺外或淋巴轉移為 Stage IVB。
• 軟部腫瘤:T1(≤5 cm)、T2(5-10 cm)、T3(10-15 cm)、T4(>15 cm);病灶深度亦為預後因子之一。
 

三、治療原則

1. 手術

R0 切除(無腫瘤殘留)為主要目標。若牽涉重要神經血管或無法保留肢體,可能需截肢或功能性重建手術。

2. 放射線治療

用於無法完全切除病灶或術後輔助治療。近年陽子治療與重粒子治療在兒童及特定部位應用日益普及。

3. 化學治療

  • •  骨肉瘤:首選 MAP 療法(Methotrexate、Adriamycin、Cisplatin),高危個案加用 Ifosfamide。

  • •  尤文氏肉瘤:標準為 VDC + IE 療法(Vincristine、Doxorubicin、Cyclophosphamide + Ifosfamide、Etoposide),5 年存活率可達 70%。

  • •  橫紋肌肉瘤:VAC 療法(Vincristine、Actinomycin D、Cyclophosphamide)為主。

  • •  其他肉瘤:AI 療法(Doxorubicin、Ifosfamide)或 GD 療法(Gemcitabine、Docetaxel)視病理亞型與反應選擇。
     

四、性腺毒性與生育力影響

高劑量化療藥物(尤其是 alkylating agents)與骨盆放射治療對生殖功能具顯著毒性:

  • •  男性高風險藥物劑量門檻:Cyclophosphamide ≥7.5 g/m²、Ifosfamide ≥42 g/m²、Cisplatin ≥500 mg/m²。

  • •  女性生育風險:成人女性接受骨盆放射治療 ≥6 Gy 即可能導致卵巢功能永久喪失。
     

五、生育力保存建議

女性患者

  • •  初經前:目前僅可考慮卵巢組織冷凍保存,屬試驗性策略。

  • •  初經後:若治療開始前有 2 週以上準備期,應評估:

    • •  無配偶:卵子冷凍保存(Oocyte cryopreservation)

    • •  有配偶:胚胎冷凍保存(Embryo cryopreservation)

男性患者

  • •  青春期後:首選為精液冷凍保存。

  • •  無法射精:可進行睪丸取精術(TESE)。

  • •  青春期前:尚無成熟保存方法,目前處於研究階段。

放射線防護措施

接受骨盆放療者,應於治療前評估是否可行:

  • •  卵巢轉位術(Oophoropexy):將卵巢移至避開放射線區域。

  • •  遮蔽防護器材:減少輻射劑量暴露。
     

六、未來展望與挑戰

目前的生育保存策略以青春期後男性最為成熟,女性與學齡前兒童患者仍面臨更多技術與時間限制。未來應強化跨專科合作機制,促進腫瘤科醫師與生殖醫學團隊密切溝通,以提升罹癌兒童與女性的生育力保存機會。

此外,新興保存技術(如卵巢組織移植、原始卵母細胞體外成熟)有望為無法進行常規保存的患者提供替代方案,值得長期關注與投資發展。



瀏覽次數: 52

台灣生育力保存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