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教專區
Instructions
最新公告與活動


首頁 > 衛教專區 > 衛教專區
排卵誘導(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, COS)
2025-06-08

體外受精與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應用

一、排卵誘導之基本概念與流程

排卵誘導(COS)為體外受精(IVF)中標準的療程之一,透過藥物刺激卵巢同時發育多個卵泡,提升可回收成熟卵子的數量,進而提高懷孕機率。此技術在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上尤其關鍵,能在有限時間內取得足夠卵子或胚胎,進行凍存保存。

常用藥物:

  •  排卵誘導:FSH、hMG、Clomiphene

  •  抑制早期LH高峰:GnRH agonist 或 GnRH antagonist

  •  成熟觸發:hCG 或 GnRH agonist

療程時間軸:

  1.  月經第2–3天開始施打誘發藥物
  2.  每3–4天進行一次超音波與荷爾蒙檢查
  3.  當卵泡成熟(直徑≥18mm),施打觸發劑
  4.  約34–37小時後安排取卵
  5.  全程約需10–14天,含評估總計2–3週
     

二、特殊排卵誘導策略

1. 隨機啟動法(Random Start Protocol)

  •  無需等待自然月經週期,可於任何時間啟動療程

  •  特別適合癌症治療急迫者

  •  與傳統週期啟動比較,在卵子數、成熟率與受精率無顯著差異

2. 雙重刺激法(Double Stimulation, DuoStim)

  •  在同一月經週期中進行兩次誘發與取卵

  •  適用於須短期內獲得最大卵子數之患者

  •  常與自然週期刺激或隨機啟動結合使用

  •  執行前須評估卵巢功能與患者狀況
     

三、個別化排卵誘導策略

根據患者特性選擇最適刺激方式,有助於最大化卵子獲取與降低風險:

狀況

建議方案

年輕 / 高卵巢儲備(如PCOS)

GnRH antagonist protocol,避免OHSS

低卵巢儲備(低AMH / AFC)

溫和刺激(低劑量FSH+口服藥物)

癌症治療時間緊迫者

Random Start 或 DuoStim

 

四、癌症患者之特殊考量

  •  生育力保存程序不得延誤原發癌症治療

  •  若為乳癌術後準備接受化療者,應於術後4週內啟動化療,最遲不超過8–12週

  •  術前擬行化療者,宜在診斷後立即安排保存程序

  •  懷孕中罹癌者,若須中止妊娠,應盡早於墮胎或分娩後展開保存治療
     

五、COS 相關風險與預防措施

潛在風險:

  •  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(OHSS)

  •  取卵手術併發症(如出血與感染)

  •  延誤癌症治療進度

預防建議:

  •  對高風險者(如年輕、PCOS)應使用低劑量刺激藥物

  •  採GnRH antagonist方案並以GnRH agonist觸發可降低OHSS發生率

  •  考慮「卵子/胚胎凍存+卵巢組織冷凍」的雙重保存策略,提升成功機率與安全性



瀏覽次數: 133

台灣生育力保存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