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癌症類型治療方法
by cancer type
最新公告與活動


首頁 > 根據癌症類型治療方法 > 腦部腫瘤
腦瘤與生育力保存
2025-07-19

一、腦瘤簡介與流行病學

腦瘤可分為原發性腦瘤(如膠質瘤、髓母細胞瘤)與轉移性腦瘤。根據統計,腦瘤在15至39歲的青少年及年輕成人(AYA)族群中為第四大常見癌症,其中以膠質瘤(gliomas)最常見。許多腦瘤病人在確診時仍在生育年齡,部分長期存活者可能面臨生育力受損的問題。

二、治療方式對生育力的影響

腦瘤治療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生育能力,機轉如下:

  • 放射治療:中樞神經系統放射線可能損害下視丘-腦下垂體軸,導致性腺刺激激素(FSH、LH)分泌減少,造成次發性性腺功能低下。
  • 化學治療:如Temozolomide可能具有卵巢毒性或影響睪丸生精功能。
  • 腦部手術:若手術涉及下視丘或腦下垂體,可能造成永久性內分泌失調。
  • 標靶與免疫療法:目前對生殖系統影響尚未完全明瞭,但應提高警覺。

各年齡層腦瘤類型、治療方式與生育力影響一覽表

年齡層

常見腦瘤類型

治療方式

生育力影響

評註

青春期前兒童

髓母細胞瘤, 星狀細胞瘤 胚胎瘤類

手術 + 腦脊髓放射治療 + 化療

高風險:- 放射治療損害下視丘-腦下垂體軸- 化療造成卵巢/睪丸損傷對青春前性腺發育造成長期抑制

建議:卵巢/睪丸組織冷凍(僅限研究)、長期內分泌追蹤

青少年(約10–18歲)

膠質瘤, 胚細胞瘤, 松果體腫瘤

手術 ± 放療 ± 化療

中高風險:- 放療劑量>30Gy時,高度影響GnRH分泌- 男性較易恢復功能,女性恢復率低- 若化療合併烷化劑,精子製造幾乎不可逆

建議:精液冷凍或卵子冷凍(若已達性成熟)垂體功能評估與GnRH刺激試驗追蹤

年輕成人(約18–39歲)

膠質母細胞瘤, 少突膠質瘤, 腦膜瘤(若惡性)垂體腺瘤(機能性)

手術 ± 放射線 ± 化療 ± 內分泌抑制

中等風險:-帝盟多膠囊為中度毒性- 若術中傷及下視丘或腦下垂體,將引起性腺功能低下- 垂體腺瘤若使用Cabergoline/內分泌療法對精子/月經有影響

建議:術前內分泌評估可考慮精液/卵子/胚胎冷凍保存

中壯年以後

髓母細胞瘤復發腦轉移瘤

放化療為主,罕進行生育力保存

已過生育年齡,臨床考慮集中於生活品質與內分泌補充

若保留內分泌軸功能,女性仍需評估骨密與心血管保護

 

各腫瘤治療相關生育力風險詳述:

1. 顱內放射治療(尤其中線照射)

  • 劑量超過30–45 Gy,常造成下視丘-腦下垂體軸功能不全,導致FSH與LH分泌不足。
  • 男性:會影響睪固酮生成與精子製造。
  • 女性:導致排卵異常、月經停止,卵巢早衰。

2. 化學治療(alkylating agents)

  • 高風險藥物:Cyclophosphamide、Ifosfamide、Procarbazine。
  • 女性:可能快速耗竭卵泡儲備,導致早發性卵巢衰竭(POI)。
  • 男性:造成不可逆的精子生產抑制。

3. 手術對下視丘/垂體之影響

  • 垂體前葉功能受損時,會出現低FSH/LH導致性腺功能低下(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)。
  • 若病人術後需要長期補充激素,則生育需仰賴人工生殖技術(如誘導排卵、人工授精或IVF)。

三、依常見病理與可能造成的內分泌異常

類型

可能影響

神經膠質瘤(Gliomas)

需放化療合併,常見垂體功能低下

垂體腺瘤(Pituitary adenoma)

可能直接影響性腺刺激激素分泌

髓母細胞瘤(Medulloblastoma)

常合併腦室放射治療,影響腦下垂體

頭頸轉移瘤

若需顱內放射或全身化療,生育力亦可能受損

四、生育力保存方式

生育力保存建議應在治療前進行,並與腦神經外科、腫瘤科、內分泌科與生殖專科共同討論。

女性:

  • 卵子或胚胎冷凍:首選方式,特別在治療前尚具卵巢功能者。
  • 卵巢組織冷凍:對於兒童與青少女病患或無法延遲治療者,可考慮進行。
  • GnRH促效劑:雖部分研究支持可減緩卵巢毒性,但不應取代冷凍技術。

男性:

  • 精液冷凍:簡單安全,宜於治療前盡早進行。
  • 睪丸組織冷凍:對於青春前男童或無法射精者可考慮,仍屬研究階段。

五、保存時機與跨科協調

  • 時間緊迫:放射治療前若時間不足,應迅速轉介至生殖醫學科。
  • 垂體損傷風險:治療前應完整評估激素水平與月經狀況,以利術後監測與激素補充。
  • 治療後:如仍保有部分生育力,可考慮自然懷孕或輔助生殖技術,但須密切監測內分泌狀況。

六、臨床實務建議

  • 跨科討論:腦瘤治療與生育力保存高度仰賴神經外科、放射腫瘤科與生殖醫學專科合作。
  • 儘早轉介:診斷確立後應立即啟動諮詢機制,避免延誤保存時機。
  • 內分泌追蹤:術後需長期監測性腺功能與激素補充,特別是有腦下垂體損傷者。
  • 心理支持:腦瘤病人常面臨多重壓力,需結合心理諮商與生育力諮詢整合照護。

七、參考文獻

  1. Oktay K, Harvey BE, Partridge AH, et al.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: ASC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. J Clin Oncol. 2018;36(19):1994–2001.
  2. Peccatori FA, et al. Cancer, pregnancy and fertility: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. Ann Oncol. 2013;24(suppl 6):vi160-vi170.
  3. Wallace WHB, Thomson AB, Saran F, Kelsey TW. Predicting age of ovarian failure after cranial irradiation. Clin Oncol. 2005;17(6):478–487.
  4. FertiPROTEKT Network (www.fertiprotekt.de): Guidelines on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NS tumors.
  5. Oktay K, et al.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: ASC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. J Clin Oncol. 2018;36(19):1994–2001.
  6. Wallace WHB, et al. Impact of cancer treatment on reproduc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. Lancet Oncol. 2021;22(2):e45–e56.
  7. Anderson RA, et al. ESHRE guideline: fe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. Hum Reprod Open. 2020;2020(4):hoaa052.
  8. Dohle GR, et al. 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. Eur Urol. 2020;78(6):865–873.
  9. FertiPROTEKT Network.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Brain Tumor Patients. https://www.fertiprotekt.com

 



瀏覽次數: 47

台灣生育力保存學會